心儒慈語 觀徼章第二  (二)

西元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 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(延續上集)

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

  所以老子講「故有無相生」,「」是從「」中生來的,「」是從「」中生來,為什麼我會這樣講?你們看這個房子,剛開始在蓋的時候,這一塊空地是不是什麼都沒有?然後因為沒有,所以我們開始蓋了這些東西之後,它就產生「有」了;但是如果這個地方已經蓋滿了房子,你説要再蓋東西、要再蓋建築物,可以蓋得上去嗎?不能的,所以老子一直慈悲講説,「有無」是相生的。

  這個宙的定理就像「陰陽」,你們知道太極的那一個符號,外面畫一個圓圈,中間像一個S的形狀,一邊是黑,一邊是白,這兩個是什麼?相平衡的。這個宇宙當中的定理就是這樣子,有男有女,有陰有陽,有善有惡,有分別,有對待。 

  所以老子講説「難易相成」,很難做的事情,很難成功的事情,如果你不去做,它也變成難;如果你肯去做,它會變得很容易的。很困難的事情,你用智慧去面對、去解決它,它會變成很容易處理的事情;但是如果簡單的事情,你不去做,它就變成一個困難的事情了。所以難跟易是相對的。

  
  但是陰中又會包陽,陽中又會包陰。如果以空間來講,實體是什麼?是陽,虛體是什麼?虛體是陰,就是説空間是陰。你看我們人活著,是不是陰陽都是相對的,為什麼?我有這個肉身,看起來是實體,但是我要告訴各位,你們的五臟六腑裡面,是不是也有其他的空間,對不對?也有包含在實體裡面。

  任何一件事情都是這樣子,它是沒有絕對的!都是有它的對立,什麼叫有它的對立?就像你看我們的櫃子,它是個實體,但是它裡面也有空間的地方,它才能夠裝東西,它才能夠用,就是陰陽要相對立。所以這一章講的意思是,世間的任何事情,是沒有絕對的!

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音聲相合,前後相隨。

  「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」,長跟短是相對立的,高跟下是相傾斜的;「音聲相合」,我們發出聲音,聲音是什麼?物體振動發出聲響,像我們這樣子拍一下,聲音就會出來了,這個音跟聲是相合的,然後「前後相隨」。  

  這整句話當中的相生、相成、相形、相傾、相合、相隨,還有前面的難易、長短、高下、音聲、前後,這些是宇宙當中的一個定理,宇宙當中絕對不離開兩個重點,就是陰陽對立、對待。可是,因為這是物質現象界的宇宙,它因為有這些分別、對待(這是當中的定理),所以聖人為什麼叫我們修煉,要解脫生死?就是要超越這個對待。

  為什麼我會這樣講?各位!你們看剛才講的這些定理,這個世間的任何一件事情,有生必有死,有陰必有陽,有善必有惡,有美必有醜,有高必有低,是不是五行的相生相剋就是這個樣子,對不對?


  所以我們如果要超脫這個世間、這個宇宙,並且解脫生死,不再站在這個對立當中了,就是要把我們的心性超脱在善惡、對待、美醜之間,什麼意思?好比説,眾生因為有這些對立、分別、對待之心,所以才會衍生各種煩惱、妄想的執著之心。
 

  就像們上課一直講八風,眾生因著外在一切境界的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境界的產生,讓他的心產生了各種分別、對待、執著,落入善惡的念頭當中,這樣明白意思嗎?所以我們修煉,就是要把我們的心性,從這個對待、分別、對立的心念當中,跳脫出來。

  好比我面對境界時,我看到這個東西,它就是這個東西,我的心不落入什麼?美醜、善惡,對待的心念,明白意思嗎?當你不落入這當中,你就不會產生痛苦,也不會產生執著;不產生執著,自然就不會有後面貪嗔痴各種情緒的反應,這樣明白嗎?自然而然你就不被這個東西所綁。


  眾生為什麼會輪迴生死在這個世間?因為他們被世間的五行所綁,什麼叫被五行所綁?就像他們看到一件事情,馬上動了他自己的我執觀念,覺得這件事情好、這件事情不好,然後起了痛苦、煩惱、怨恨、憂愁之心,因為有這個心、有這個執著,所以被綁了。

  所以為什麼很多執靈來述説因緣?他前世跟你有一些糾葛,因你殺了他,然後他非常的痛苦!非常痛苦的時候,他的心因為這件事情的境界,產生了什麼?執著,執著你殺他的痛苦;他因為這個痛苦,讓他沒有辦法解脫,因為這個執著,所以才被這個五行所束縛,因此他沒有辦法跳脫世間生死輪迴的轉輪。

  所以各位明白嗎?尤其是我們修煉者更要明白這個道理!我們系統性的講,因為先產生善惡、美醜,甚至高下、難易…種種之心的時候,就產生了什麼?對待、分別,甚至執著;然後之後就產生什麼?妄心;因為妄心,之後就開始產生生死輪迴的種子,所以根源之處,就是我們的心!

  
  要從這一些分別、對待的妄心妄念當中去跳脱,所以我們要學習著,在看任何事情時,不要加諸太多自己主觀的看法,明白嗎?很多事情它原本就是這樣,當你加入很多主觀的看法的時候,你沒有辦法看到事情的真相。所以這章『觀徼章』,就是看到事情的竅門之處,這是我們修煉者非常重要的觀念。

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