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 觀妙章第一 (五)

西元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 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(延續上集)

  所以我們看這一篇『觀妙章第一』的重點是什麼?「道,可道,非常道。名,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」前面都在講「道」是什麼,這個造化天地萬物的一個重點是什麼,然後祂是怎麼産生祂的運作。但『觀妙章第一』的重點,我著重在「故,常,無欲,以觀其妙。常,有欲,以觀其徼。」這裡講,你想要徹悟這天地宇宙造化之道理,很重要的重點,就是「常,無欲,以觀其妙。」

  講到重點囉!「無欲」就是不被人心、我相、我執、框框所分別,你就能夠觀到這個玄妙之處。「常,有欲」呢?有所動欲、有所思想。有所動欲、有所思想是什麼?你的心已經不落入分別、對待、我執、我相當中了,然後你就能夠觀其徼;就是應對人世間任何一切世事産生,你就能夠冷靜清楚,甚至不落入分別、對待的心念當中,把每件事情處理好,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重點,而且這也是一切的萬法所産生的源頭。

  
  所以老子這裡講一個重點,各位!真正符合上天真理的道是什麼?不使眾生落入分別、對待、執著、對立、框框的心念當中,你不使眾生落入這當中,你才能夠悟到天之道,你才能夠真正的悟道,才能夠真正體會天的慈意,明白嗎?這裡面老子講了一個很重要的重點,有這個重點,任何的萬法才能隨之而産生。

  這個也是現在很多宗教的一個迷思,就是他們還是使眾生落入分別、對待、執著的心念當中,可是他們的執著,是執著於法「我的法是最好,別人就是不好」。各位,這樣也是不對的!法,是無頓漸之分;法,沒有高下之分,因為眾生的因緣不同,所以我們強調的是這個,一個平等之心念,重點是你的心如何?認真的修煉這個法,把人心、我相、我執去除。

  
  所以我們聽過以前的聖人講,天,是一個大宇宙;人,是一個小宇宙,我們如何讓我們的小宇宙,回歸於天地的大宇宙?老子這裡講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,各位!就是「常,無欲,以觀其妙。常,有欲,以觀其徼。」明白嗎?

  「常,無欲」,只要人心、我相、我執這些框框去除掉了,自然而然你就可以回歸到這個大宇宙當中,這個不是經過思考,了解理論、知識、學説的;不是用心在讀經典;不是用心在了解很多宗教的理論、知識跟學説,而是用心在哪裡?去除人心、我相、我執、對待、分別、痛苦、怨恨…種種之心念,明白嗎?這就是人心。

  如何用心在去除人的這個血肉分別心,當你自然而然去除掉的時候,你會突然覺得你的心性一直改變,而且當你處理很多事情的時候,你的智慧會像泉湧般出來,然後你所行的道,自然合乎天心跟天意,差別就是在這個地方。

(完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