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 第十四章 人間道場(下)

書於二〇〇一年三月 

  道場是在家裡,如何盡守人道,是我們修道的根本。現今之社會,為何會如此紊亂?最大的一個問題根源,是在於現今的人不重人道、不守本分。

  在家庭當中,做夫妻沒做夫妻的樣,沒有互相扶持;做父母的沒有做父母的樣,沒有好好教養子女,給子女正確的價值觀念;做兒女的不懂飲水思源,反哺孝親;兄弟姊妹之間不互相照顧、不互相提攜,如此紊亂沒綱常。

  孔夫子在『大學』《經一章—大學之道》中,即闡明:欲天下平,要先從格物(去七情六慾)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(以上為內聖之功夫)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(外王)。所以說要國治、要天下平,要先從內修著手,即格物、修身,進而外化眾生;但要外化眾生,要先從齊家著手。

  若欲格物、修身,要先從何處著手呢?應當要先從「修煉省禱聖道」的功夫著手,每日反省修煉自己心中不好的心念,反省五倫八德是否有虧欠,並可藉助省禱聖道幫助我們調整心性;一個懂得反省自己的人,他的修養功夫,絕對是每日在進步的。

  
  為何現今各道場林立,宗教如此茂盛,卻不見社會祥和?反而社會更亂呢?那是因為大家都沒有真正落實「儒家應運」之精神,把「儒家應運」變成口號,卻沒有真正用心去體會,和落實儒家之綱常倫理道德,只知可結婚生子,過著世俗人之生活,卻不知參悟「儒家應運」的真實義。其實儒家之精神,不外乎如前所述「內聖、外王」之功夫。

    所以總歸其因,為何現今世局和道局會如此?乃是在先前所提《大學之道》裡,格物(內修)到齊家之間的工夫沒有下,說明白點,即是沒有真修實煉,淨化掉自己的秉性、脾氣,若沒有從自己本身改變,去感動自己的親人,又如何能達到齊家呢?其實真正的渡化眾生,是要讓眾生從我們的身上,體會到「道」的尊貴,並且以我們內心的灑脫和高節之涵養,來感動眾生。切記做的要比說的多三分。

  
  所以我道弟子,要把儒家之精神發揮。一個人改變,在家就影響整個家庭,在外工作,則影響朋友和工作的夥伴,如此社會風氣,又豈是不會改變?並且如孔夫子所說,因為修身了,所以,以內德來感動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親朋、好友,那家也就齊了;若能齊家,則不會有問題兒童,那社會又豈有不祥和的道理?

  所以道場不是在廟裡,也不是在佛堂,是在我們心中,是在我們家庭裡。每天先從反省自己開始,對父母孝道有否不週全處?對先生或對太太有沒有不體諒、不互相照顧?對兒女之教養有無用心?待人處世,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?如此人道盡儘,則天道必能到達也。(心儒慈語 第十四章 人間道場-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