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元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(延續上集)
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
就是説祂造化天地,祂不佔為自己所有,而且縱使祂有這個能力,讓所有的一切有作為,甚至有很大的作為,但是祂不自恃自己的功德浩大,明白嗎?這是我們修煉者要存的心境。這個就是反應到《道德經》的書名,為什麼叫「道德」兩個字?這不就是佛家所講的、六祖惠能大師所講的,功德建立在哪裡?是心的問題,不輕慢一切的眾生,並且推己及人。
功成而弗居。
「功成而弗居」縱使成就了萬物,也不會邀功,聖人就是這樣子。我們今天要效法聖人的腳步,要怎麼做呢?有以下幾個重點:
第一個「處無為之事」,用良知良能、用我們光明的德性,來應對任何一件事情。我把祂解釋比較務實一點,「體」就是我們光明的德性,「用」就是什麼?利益眾生,良知良能流露出來利益眾生。
我們要往聖賢的腳步去做,就是要處無為之事,那要如何達到無為?認真的修煉省禱聖道,讓自己的心性進入光明的德性當中,不落入分別、對待、善惡、美醜的心念,就不會產生各種煩惱、執著、妄想之心,這樣明白嗎?

當你的心中應對任何的事情,要起無明、執著、貪嗔痴、對待、分別之心念的時候,馬上默念煉心口訣「〇〇〇〇〇」,或者是今天找一個時間修煉省禱聖道,跟 光父悔過懺悔。
省功是非常重要的,為什麼要跟 光父悔過懺悔?不是只有悔過我做的錯事,還要悔過到細微的什麼?我的心中落入分別、對待、執著的心念。從這個地方下功夫著手修煉。
第二個「行不言之教」,以真實的作為、德性,來感召眾生、教化眾生。
第三個「萬物作焉而不辭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。」就是能夠讓天地宇宙萬物生長。就是説我們渡化眾生,成就了眾生,你不會覺得有功德,只是覺得是自己的本分而已。縱使讓眾生有所成就,你也不會自恃甚高,覺得這個是我的成就。你不會覺得這樣。

我們利益天下眾生所做的任何事情,縱使成功了,或是渡化眾生了,你也不會覺得是自己的功德浩大,一切都是天恩師德,明白嗎?而且也不會自滿自驕,覺得自己很厲害啊,我了不起喔!各位,那不是聖賢之道,那個是凡夫俗子之心啊!
很多人入了宗教裡面修持,認為自己了不起啊,做了很多功德,渡了很多眾生,認為可以跟聖賢一樣。各位,當你有這個心的時候,你已是個凡夫俗子了,明白嗎?而是一切都是天恩的浩大,我們跟聖賢差太遠了,我們只有認真的做,然後慚愧自己啊!
第四個「功成而弗居」,就是你讓一切眾生成就,你讓今天這件事情圓滿了,你不會覺得是你自己的功勞;縱使成功了很多的事情,利益了很多的眾生,也都不是我厲害,一切就是天恩的浩大,一切就是什麼?眾生的護持。
這幾點當中,最重要的重點是什麼?處無為之事。就是你的心性要光明,並且不落入分別、對待這當中,這非常的重要!省禱聖道跟煉心口訣,可以幫助各位,大家平常認真的在這點下功夫。

夫惟弗居,是以不去。
「夫惟弗居」什麼意思?因為祂不邀功,不執著這一些外在的功德之上。「是以不去」「不去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能夠流傳千古。孔老夫子那個時代,有好多的學派、學説,那時候除了孔子之外,還有墨子、還有法家…種種的這些學説,為什麼當時只有老子跟孔子的學説流傳千古?因為祂們就是做到以上我所説的這幾點。所以各位!你們今天有心要修煉這個真道,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!
(完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