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 觀妙章第一  (三)

西元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六日 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(延續上集)

  我曾經在念二專要畢業的時候,那時還在參加暑修,住在我一個學長的家。有天晚上,我的心進入一種境界,就是我的心,把一切人心、我執、我相拋棄掉,然後自己的心進入那種自在、灑脱、清靜、虛無的境界,當我的心進入那種境界的時候,我自然而然沒有經過任何的思考、思想,而頓悟一些真理。各位,老子這裡講「無欲」,是沒有經過任何的思考、思想,你的本性流露之後,自然而然徹悟妙理。那時候我沒有經過任何思考,我突然頓悟了一些道理,一些真理。什麼真理?人的心要跟宇宙天地一般的寂靜。

  什麼叫跟宇宙天地般的寂靜?我想問各位,你們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,你們知道他們夏天的溫度到達幾度嗎?夏天沙面溫度有時高達70~80度啊!那你説萬物能夠生長嗎?不能夠生長。像你看這次風災,如果這一個地方時常風災、水災、時常地震,這一個地方可以住人嗎?這個地方萬物可以一直生長嗎?不能生長。

  
  那時候我徹悟到,人的心就是要跟宇宙天地當中一般的寂靜,就像我們看山裡面,十年當中都沒有大洪水、大風災、大地震,這個地方的百姓就能更穩的成長生長,萬物萬有生命也能夠在這個地方,一直的發展跟成長,是不是?所以我們的心,也就是要跟天地一樣的寂靜,就像省禱聖道告訴各位的,貪嗔痴、狂妄、自大、自滿,還有種種傲慢之心、自以為是之心,跟什麼?懦弱、自卑、痛苦、悔恨、冷漠、害怕、恐懼之心,那些都不能有。

  你們修煉省禱聖道時,有沒有認真在這個地方下功夫呢?人世間很多事情,各位不要用一種理由説「我還是凡人,所以我還會有這些念頭」,各位,修行者不能夠用這樣子來自我安慰,反而要覺得説自己的修為、心境不足,所以我要一直的提升,我要跟 光父懺悔悔過。所以為什麼要修煉省禱聖道?省禱聖道的省功,就是要讓你們拔除掉這一些的慾念、貪嗔痴…種種這些負面的妄心妄念的種子,這些妄念的種子一拔除之後,你才能夠用你的本心去悟到「道」。

  
  我強調的是本心去悟道,你們會覺得奇怪,道本來就在本心當中,為什麼還要用本心去悟道?我要告訴各位一件事,悟道的這一個根本,並不是用各種的我執、思考、思想,或是對待的一些思想、對待的一些想法當中去體悟的,是要放下你有無的對待、分別、思想的框框跟念頭的時候,自然而然去徹悟到的。

  為什麼我會這樣説?你們會説,那跟天地一樣寂靜,不是頑空了嗎?不是的,各位,我們還是會思考,因為我們還是會有一些思想跟觀念,你看到東西,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這六根,跟外在的六塵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、法作用,你一定會看到花花世界這些形形色色,你的心一定會起作用,但是重點是作用起來之後,你不因這些作用再生起分別、對待、我執、妄想之心,那要怎麼達到這個境界?認真的修煉省禱聖道,認真的修煉「煉心口訣」,讓你的各種對待、分別、痛苦、慾望之念頭,用「煉心口訣」來代替,這樣知道嗎?

  
  可是回歸到這個重點,你們看這個宇宙,我剛才説要學習天地一樣的寂靜,就像我們去山裡面很安靜,你會覺得説很安靜、很寂靜,可是我問各位,在這安靜當中,我們把視野放大,你把視野往天空上放,看這個山非常的寂靜,對不對?可是你再把視野往下拉,拉到地上,你會看到在這麼寂靜當中,有很多蟲子在動,有沒有?就像有蚯蚓在動,蚯蚓牠一直動、一直動都停不住,可是外表看不出來,對不對?那牠在一直動的當中,牠是在做什麼?牠是把土壤變得更肥沃,讓這些萬物能夠得以生長。

  這些蟲子為什麼在動?牠們是在做什麼?牠們是在把一些東西,像樹葉啊或其他的把它分解,分解之後變成肥料,讓這些萬物能夠生長得更好,所以明白嗎?你的心安住在寂靜當中,沒有分別、對待。

  但是我跟各位強調一個重點,這裡講的無欲,不是執著空、沒有半點的念頭,很多人講的無欲,就是沒有半點念頭,那是錯誤的觀念,那樣又執空了。所謂的「無欲」,是你的心不落入什麼?分別、對待、批評、毀謗、狂妄、自大,還有貪嗔痴、人心、我相、執著的心念當中,這就是無欲之真義啊!

  我跟各位講,很多人到深山裡面去修,他修了好幾世都當出家人,但是到深山谷洞去修,都沒有看到這些相啊!心也空空如也,無欲啊!可是為什麼他還是沒有辦法解脱生死?差別就是在這個地方。各位明白了嗎?

  
  所以老子講,當你能夠無欲,心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,你就能夠觀到這個宇宙當中的真理實相,所以能夠觀其妙,了解這個美好,這個「妙」就是神奇美好之處。但這個神奇美好之處,不是像那些宗教所講的,好高深的理論跟學説,或者是什麼奇奇怪怪的感應跟境界通靈,不是的,而是很自然的在平時當中,去徹悟到這個真理實相,然後你的心會有一個很大的顯現,什麼顯現?你的內心會非常的充實跟踏實,你的心就不會再有什麼?像徬徨、恐懼、害怕,甚至你的心不會再有什麼?沒有安全感,以及其他種種負面的心念。

  而是你的心能生起各種的妙智慧,顯現到我們身上的就是這樣子;甚至你的心能夠跟宇宙天地間,很祥和、很祥和的氤氳之氣相契合,所以你的心變成一個什麼?非常大的一個光明體,你走到哪裡,你就能夠帶給眾生光明,用你的心跟行為帶給眾生光明,這個也就是德性之展現,也就是《道德經》的意思!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