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公活佛慈悲 行本了愿、行公了愿

西元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八日
越南胡志明市省禱室

行本了愿、行公了愿

~濟公活佛慈悲~

  徒兒啊!何謂行功了愿啊?什麼是行功了愿啊?往後,不再是行功了愿哪!變成「行本了愿」、「行公了愿」,大公無私的「公」,本來的「本」,徒兒們了解嗎?往後是行公了愿、行本了愿,行以大公無私的公。

  把天地之間,公正無私的大愛,真正的行出來,了自己本身的愿,自己的原心,而不再只是行功。為何要做這些?若是為了要得取功德、得到福報、求取慧命、求取壽命,這豈不又落入另外一種「有為法」,另外一種執著功德名相中,是不是?

  因為我行善,這是我本來的本分,本來的自性,我的本心,我自然而然就會這樣,我對人家好,這是我本來應該做的,我隨時隨地看到有垃圾就撿起來,這是我本來就應該做的,是不是?我擦桌子、掃佛堂、掃地,或者到外頭掃街,這是我發出本來的那顆心,而不是為了任何理由,若是要為了什麼?是為了利益眾生,我本來就存著利益眾生之心,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」啊!是不是?

  所以,往後不再只是行功了愿,而變成行大公無私來了愿,「行本了愿」,懂不懂?只是世人將這些意思都扭曲了,變成以迷導迷,以盲導盲啊!是不是?認為我來佛堂打掃,是為了做無畏施,有功德,也就執著在那裡,到最後,他來道場,愈做、愈奉獻,反而家庭愈亂糟糟,結果毀言謗語,就一一接踵而來,所以有人會說:我在佛堂做了這麼多功德,為什麼我家庭還是亂糟糟?

 

  求的還是落入於另外一種「有為」之心啊!所謂「喜捨」,你捨出來時,你在行善,你在布施當中,得到的就是自己,得到了這種法喜的感覺,自己覺得很踏實、覺得生活過得很有意義,因為你找到了你本來的真面目,本來的本心、自性,所以你自然法喜充滿。

  所以呀!以後不再是行功了愿,不然會落入於另外一種困境之中。眾生為了追求這些而來,而忘記了自己本來的真面目,是不是?在世間爭權奪利、爭權位,而最後呢?來修道走入各教之後,爭取什麼?爭取我要證得無上果,爭取我要得到什麼樣的果位,這豈不是另外一種爭嗎?是不是?

  認為享受是不應該,到最後為了自己不享受,而來追求另外一種快樂。人家都說,在這世上追名逐利,這樣不對!因為他們太安於享樂,但是,自己呢?自己犧牲、奉獻了之後,求的還不是為了以後,希望自己享有永生的逍遙果位,這豈不是另外一種追求嗎?另外一種追逐嗎?

  真正證得無上佛果者,就是找回本心,當下就證得佛果,自古有名訓「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」,因為他將屠刀,及一切干擾自性的東西放下,他放下,當然,當下就成佛,是不是?當然,立地就成佛。

 

  所以,為什麼古聖先賢,很多都被稱為「活佛在世」?因為行的就是活佛之標杆、榜樣、德風行誼呀!懂不懂?往後,是要「行公了愿」啊!而且清靜經裡頭,也有明確點到了,所謂「上德不德,下德執德,執著之者,不明道德」,在清靜經及各種經典的裡頭,都明確的點出來呀!

  上德,其實是不德的,下德者,才會去執著這個功德名相啊!是不是?所以,往後徒兒們,要當上德,還是當下德呀?是要執著,還是不執著呀?

  所以呀!往後新進的人才,這就變成徒兒們的座右銘-「行本了愿,行公了愿。」我做出來的一切利於天下蒼生的事,這就是我本來應該做的,我本心這樣,就不會落入於得失、寵辱之間,懂否?那為師也不多言,暫隱了!退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