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命印證—家庭困境 從修煉聖道走出新生命(一)
西元二〇二五年六 月十一日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學員見證
天命印證—家庭困境
從修煉聖道走出新生命(一)
人生的路,誰能預測?曾經我以為自己是人生勝利組,沒想到峰迴路轉,一步步走進谷底。所幸,我在人生最迷惘之際,遇見了聖道,這才明白:真正的改變,不在環境,而在於心。
我原本也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,之所以會進入聖門修煉聖道,最大的因素,其實是家庭問題——夫妻之間的相處、婆媳之間的磨合,孩子雖然努力讀書,但長大後因為好高騖遠,不切實際,慾望太盛,一心想要當老闆,賺大錢,導至事業經營不善,狀況連連,最後要家人善後。
求聖道因緣
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」,兄弟姐妹各有各的處境與挑戰,妯娌之間雖然表面和氣,但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與生活,難免會有一些磨擦或爭執,久而久之,彼此的關係也變得比較疏遠。
我與母親同住,一段時間後發現,二嫂和媽媽婆媳的相處,顯得特別融洽,彼此互動頻繁,讓我感到好奇。後來二嫂主動跟我分享她曾求過聖道,並介紹說這是一條很殊聖的道路。當時的我對這些還沒有太深的了解,也帶著一點人情壓力走上這條路,抱著「不好意思拒絕」的心態求了聖道。

求聖道後,我覺得其中所闡述的真理確實很好,但因自己缺乏耐性,沒有持續深入修煉。二嫂後來也很熱心地介紹我參加「十大理念聖班」、「宇宙三曹真理訊息班」,但我只是偶爾去上課,沒有真正用心投入。
青春與事業起點
我與內人是國小同學,記得小一的時候個子小,是我七歲的姐姐牽著我上學,我很內向,雖然現在大家看我好像比較活潑,但其實面對陌生人時還是很害羞,我們就坐在一起,話也不多。
後來國小、國中畢業,她去讀她學區的高中,我則念自己學區的高中。長大後我考上還不錯的高中,但因為不夠認真,沒考上大學。當完兵回來,剛好民國七十九、八十年,那時候景氣大好,股市衝上萬點,各行各業都在賺錢。
那時我姐姐開茶藝館,請我一起開分店,我們總共開了三家。一下就當了老闆,收入很好。24歲結婚當爸爸,48歲當爺爺。

少年得志,驕傲生災
你知道嗎?少年得志,其實是人生的一場大考。當人一驕傲,災難就悄悄來臨。家庭的問題接踵而至,婆媳之間的矛盾也一一浮現。
孩子慢慢長大,開始踏入社會做事業,沒想到卻在學業中接觸到網路賭博,染上惡習。我們一次次幫他善後,他卻抗拒改變。這時,太太與母親的衝突也越來越激烈,家庭氣氛緊繃。
後來,我跟著岳父投入營造業,想重拾人生的高峰,卻碰上景氣下滑,加上自己個性執拗、脾氣不好,最終事業失敗。曾經五子登科的我,竟然走到萬事皆不順的地步。接連轉行,屢戰屢敗。官司不斷、虧損連年、夫妻失和、婆媳紛爭、孩子沉迷網路……我彷彿一步步被推入人生的深淵。那時的我,靠酗酒、抽菸、吃檳榔麻痺自己,想逃避所有的痛苦與責任。
當時我們不懂的反省,只會埋怨、指責,就如心儒老師慈示的:「人只會怪別人,不會看自己。」
人生挫敗與困境
我過去的人生,其實對「修行」這兩個字並沒有什麼概念。當生活中遇到困難與問題時,我所仰賴的是家人所接觸的一些命理方式。我的大姊本身學習紫微斗數、姓名學,也涉獵占星術,所以家中若有事情,常常就是去算命問卜。而我的舅舅是一位地理師,無論是家中有什麼疑難雜症,或者陽宅、陰宅要調整,我們也都會去請教他,有時也會看看命盤、人生的走勢與變化。

在這樣的人生過程中,舅舅給了我很多佛經,希望我能多看、多讀。他也時常勸我,要懂得「懺悔」。當時我心裡不禁反問:我又沒有做壞事,我要懺悔什麼?舅舅對我說:「那你為什麼兒子會忤逆?為什麼你的太太和媽媽婆媳不和、家庭氣氛這麼不愉快?為什麼你的事業也會失敗?」這些話讓我開始反思。那段時間,我聽了很多佛經,也會唸《大悲咒》,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在修行,但其實我心裡根本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只是照著做跟著做,卻沒有真正去理解,也沒有從心出發,只是在「行事」而已,命運還是沒改變,人生一樣落魄,家庭雞飛狗跳,心裡沒有目標、也無法平靜。
接觸聖道後,修煉初期家庭衝突的轉化
記得當初是二嫂帶我求得聖道,剛開始接觸時,其實並沒有真正用心投入。直到後來修煉了一段時間,我上課的頻率逐漸增加,太太卻還無法接受。有一次,她對我說:「你連家裡的事,都沒處理好!」,夫妻之間因此又起了衝突。那天,她情緒激動,甚至拉扯我身上的白襯衫,扯掉了兩顆鈕釦。我沒有動怒,只是靜靜地打電話給助理說要請假,因為衣服破了。

太太在氣頭上說了很多話。以前我們吵架,她總會打電話向她的父母抱怨,但這一次我沒有爭辯,只靜靜地聽著,她罵了大約四十多分鐘,後來轉向兒子說:「你爸爸也沒做什麼壞事,只要他能怎麼樣....,就好了。」
兒子也對媽媽說:「媽媽,爸爸又沒怎樣,你到底在氣什麼?」
那一刻,我內心是平靜的,我感受到修煉的力量在引導我。我開始認真投入修煉,學會主動懺悔,不只是對太太,也對母親誠心懺悔。即使兒子當時有些不對,我也沒有責怪他,反而從內心檢視自己、懺悔自己。
從那一刻起,我開始改變,而家中的氣氛,也隨著我的轉變,一點一滴地跟著改變了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