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 第十三章 力行與提倡 (上)-1

西元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三日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十大理念班第十二屆

第一個:內功、內德的修煉,是行外功圓滿的基礎,內功和外功一樣重要

  我們不再像以前主張外功比較重要,外功七十分、內功三十分,以前是主張這樣,但是現在不主張這樣,因為重點是內功的圓滿,如果外功圓滿,內功不圓,很容易變成什麼?對!很容易變成魔。所以現在很多宗教的修行者都是這樣子,他們最後歸入兩個境界,第一個,就是阿修羅境界、魔界;第二個,就是到地獄去。

  所以你們今天非常大的福分,來求「省禱聖道」和來上「十大理念」的課程,上天要讓你們明白修煉是怎麼一回事,不是像有些宗教灌輸給你們錯誤的觀念,然後讓你們的心安住在徬徨當中,不知道該怎麼辦,沒有依託;雖然你們信仰了那個宗教,可是你們的心中還是很不踏實,為什麼?因為沒有從根本的地方來修煉解脫。

(註1)

  而且各宗教的祖師大德,都離世已遠,所以後世的門徒,他們所傳的道很多都是照本宣科,上面怎麼教,下面就怎麼做,他們並不是真的體會到這三昧之意,體會到自己真正的有悟道後,才來引導眾生,這是非常重要的。什麼是明燈?不是說你得了天命,就是明燈哪!不是啊!而是什麼?而是你的修為、你所講的言語,能夠引導眾生離開苦海,登達彼岸。

  什麼叫離開苦海?「苦海」在哪裡啊?各位!苦海不是在外面,是在你的心中啊!其實說坦白一點,當你的心中悟到真玄的時候,你認真去下功夫,哪有苦不苦的問題,對不對?根本就沒有苦不苦的問題。同樣是一件事情,很多人會煩惱、執著,可是各位,同樣一件事情,有些人看得開、放得下,他哪裡會有這種痛苦跟煩惱,是不是?所以一切的一切,是不是心的作用?

  修煉者不是去逃避環境,而且不能用一個言語、不能用一句話來塘塞自己說:「我還是凡人,不是聖人,所以我還會有這些煩惱啊!」各位,那是替自己的修為不夠精進,找理由跟藉口,我們是不是這樣子呢?是啊!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一些。

 

  我們注重內功跟內德都是非常重要,但是內德是行外功圓滿的基礎,內德如何顯現?六祖惠能大師講述,什麼是功德?「見性是功,平等是德」,「德」祂慈悲講什麼?平等、無對待、無分別、不輕慢一切眾生為主。我們以前修煉,都是用這種心念,我就是這個過來人,去慎守每一個起心動念;

當你今天對任何一個眾生,縱然他是乞丐,我們也不起輕慢的心,甚至連一花一草一木,甚至連那些畜道眾生,我們心中也是存著「他們也是我們的兄弟姊妹啊!」愛他們就如同愛自己一樣的這種心念,這個就是在培內德了,各位明白嗎?

 

  不是我在道場做了很多的善事,就是培內德,做了很多道場的這些佛事,就是培內德,不是的!是在你的起心動念當中啊!無形的為什麼會服你們?為什麼會服我們承載天命者?是因為他們明白我們的心念,無形看得最清楚啊,不是自己嘴巴講:「哎呀!我有德性啊!」不是這樣子的,所以內功跟內德,是行外功圓滿的基礎,現在我們重新強調這個觀念。(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