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-經典語錄《道德經》(34)虛中章第十一(一)

西元二○○九年八月三十一日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《原文》

三十輻,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

《心儒慈語》

  易經有云:「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。」就是說在物質形相之上的,就是「道」;形而下者叫做「器」,就是有形有相的器皿工具這一些東西。亦即宇宙由「無形之道」與「有形之器物」組成,兩者相輔相成、缺一不可;所以不能執空、也不能執有,為什麼佛家會講這個道理,就是這個原因。

  而且天下之一切萬物萬有,皆由無中所化成,而「」,則要有世間之萬物,方顯出其作用。很多事情是相對待的,就像「」要「」來對稱,如果沒有醜人,怎麼會有美人呢?就像「」要有「」來對稱,就像如果這個世間是大同世界了,每個人都行善,那就沒什麼好特別的;但是如果這個世間是混濁的惡世,就像現在這樣子,人人都懷抱著醜陋之心,甚至愛好批評,甚至貪嗔痴深重,甚至殘害其他人的心態的時候,這當中如果有人做了一件善事的時候,就會形成很大的一個對比,人們就會覺得很感動。差別就在這個地方。

  我們看一下內文:三十輻,共一轂,當其無,有車之用。埏埴以為器,當其無,有器之用。鑿戶牖以為室,當其無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這一章是『虛中章』,就講明「」還有「」的重點。

  「三十輻,共一轂」這個是什麼意思呢?「」就是在古代馬車的車輪上,支撐輪圓的輻射狀直木;就是馬車輪子的外圓,有一根一根支撐它的輻射狀直木,就稱作輻木,古人於每個車輪子中裝有三十根輻木,為什麼?取法於一個月有三十天的緣故。

  「」是什麼?「」就是車輪中心安裝輻條的圓木,它的形狀是中空的,用來裝插三十根輻木;就是車輪外面一個大圓圈,然後中間一個小圓圈,中間這個小圓圈就是「轂」,這個「轂」是車輪的中心,它中間是中空的,「轂」的周圍一根一根的是什麼?就是「輻」,總共三十根輻,這樣子這個馬車的輪子才能夠用。

  「當其無,有車之用」就是說因為有了車輪中心的「空」,因為有這個「轂」的「空」,可以把三十根輻木合在一起,這個車輪才會產生作用。

  「埏埴以為器」,「」是調和、配合的意思,「埴」是土的意思;這句話的意思是,用陶土混合水而燒成的各種器具器皿。「當其無,有器之用」是什麼意思?你們看陶瓷的器具,它的形狀是怎麼樣?外實而內虛,就像一個陶瓷做的茶杯,它外面是實在的陶土做的,但裡面是什麼?裡面是空的,就是因為裡面是空的,所以能夠使用。所以「器具之用」是在於什麼?器具的中空部分,因為器具的中間是空無的,所以才能夠盛裝物品,才能夠顯其用,所以「空」跟「有」配合,才能夠產生妙用。

  就像我們的肉體,無形的是什麼?靈性;有形的是什麼?肉身;光有靈性能夠起作用嗎?就像聖靈現在要去渡人,沒有這個肉身,祂們怎麼講道理給人聽啊?所以為什麼要透過聖器,要借聖器的肉體來講真理給大家聽;但是光有這個肉體,而靈性沒有進來會怎麼樣?肉體可能久了之後,就會腐爛了,對不對?什麼都不能用了,所以兩者要合一。

  「鑿戶牖以為室」,「」就是打通的意思;「」是門戶的意思,古代的時候他們稱單開者為戶,雙開者為門;就是房子的門,只有單開一扇門板的叫做戶,能夠雙開兩扇門板的叫做門;「牖」就是窗戶的意思;「」就是房間。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?就是說一個房子要有戶或門才能夠出入,有了窗戶才能夠透天地日月的光明,陽光、空氣也才能夠進來,才配得上稱為一個完整的房子。

  「當其無,有室之用」這句意思是什麼?就是說如果有了門、窗,就能夠出入、流通空氣,才可以居住,如果一間房子四面都是牆壁,沒有門、窗是沒有用的,有沒有人蓋這種房子,四面都是沒有門,全部都是混凝土牆壁?這個房子根本就不能用,對不對?所以老子強調「空」中的空虛處,才可以提供人居住、出入使用,以顯示什麼?有「室」,這才是一個可以居住的房子。(下期續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