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-經典語錄《道德經》(38)為腹章第十二(二)

西元二○○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       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原文

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聾;五味令人口爽;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;難得之貨,令人行妨。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。

《心儒慈語》

  之貨,令人行妨」難得之貨」的意思是什麼?指金銀財寶等貴重的物品,比喻什麼?世間一切很多很漂亮的這一些東西,如金銀財寶這些貴重的東西,因為這些東西會「令人行妨」,「行妨」的意思是什麼?妨害的意思,為了得到這些東西,就失去操守,不擇手段傷天害理,人就是這樣子。

  老子講了這幾個重點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,我們凡夫俗子在人世間被這些所綁,沒有辦法做自己的主人,被「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」這些玩樂、還有難得之貨綁住你的心,你的心被這些所綁,所以升起各種煩惱、執著、妄想、貪嗔痴的心念;這就跟佛家所講的,人的六根-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被外在的六塵-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所轉,執著於這六根的感覺,然後產生一大堆的境界,產生什麼境界?八風的境界-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,然後轉凡夫的心升起什麼?貪嗔痴、執著種種的心念,也就是老子所講的妄心妄念,所以最後怎麼樣?生死輪迴不止,凡夫俗子都是這個樣子。所以我問各位,你們說你們修煉了多久,不管十年、二十年,你的心有否做自己的主人呢?還是心隨境轉呢?隨著這些「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」所轉呢? 

  各位,你們記不記得修煉省禱聖道時,我有教導各位什麼是真正的懺悔?最後是感恩,契入心靈深層的祥和平靜當中,什麼叫「契入心靈深層的祥和平靜中」?就是你的心已經悟到本來了,你的心完全守在很自在灑脫的地方,縱使你不是逃離這個世間。

  老子所講的背塵合覺,不是像有些人解讀的,就是背棄這個世間到深山谷洞去,老子的意思不是這樣子,為什麼那些人這麼多世離開世間到深山谷洞去修煉了,仍然沒有辦法解脫生死?所以老子的意思是,我們的心不要被這外在的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所綁來轉你的心,而是你能夠做你自己的主人,自性當家。

  所以我們剛才提到「省禱聖道文」裡面講什麼?「契入心靈深層的祥和平靜中」,你透過「省禱聖道」的修煉,把人心、我相、我執給去除掉,人心的種種貪慾、執著這些心念去除掉之後,自然而然的你就不會隨境而轉,縱使你深入塵世當中;因為我們人有耳朵、眼睛、嘴巴、鼻子,有這些感官器官是正常的,縱使你看到五色、聽到五音、嚐到五味,縱使你也馳騁田獵,還有你遇到難得之貨,你也不會隨這些來轉你的心,產生各種煩惱、執著、妄想、貪嗔痴的心念,那時候你的心會進入一種很平靜、很祥和的境界。

  所以簡單來說,就是我的心隨著這感官,面對這一些外在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的境界產生的時候,縱使我的外在感官作用,可是心卻不會起了漣漪,能夠自己做自己的主人,明白嗎?所以為什麼「省禱聖道文」裡面會說「契入心靈深層的祥和平靜中」?就是這個意思,所謂的「深層的祥和平靜」,並不是心中半點念頭都沒有,不是這樣子喔!不是心裡面一點念頭都沒有,這樣又執空了。我一直跟各位強調這一點,真正的清靜不是心中一點念頭都沒有,那樣子又執著於空,執著於頑空了,那樣又是不對的。

  所以如何達到這個境界?你們要認真修煉省禱聖道,省禱聖道的修煉有什麼用意?重點不是在於那些感應,也不是修到一點念頭都沒有,而是透過「省禱聖道」、透過「煉心口訣」來幫助各位修煉,讓你們的心念不落入對待、分別、我執的起心動念當中,當要動這些人心念頭的時候,趕快在心裡面跟 光父悔過懺悔,然後趁每天在修煉省禱聖道當中,檢討自己今天的起心動念是否落入分別、對待、執著、我相、痛苦、懦弱、自卑種種的心念當中,這才是真道啊!這才是進入到我們省禱聖道修煉的真髓!你們也才真正進入整個宇宙大修行的行列當中,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。

  是以聖人,為腹不為目,故去彼取此什麼意思?聖人面對五色、五音、五味、馳騁田獵、難得之貨時,聖人是怎麼做?聖人為腹的意思,就是內部的意思,就是內德心性的意思;不為目是什麼?不注重外在的物慾、物質的享受;聖人為腹不為目就是聖人注重的是什麼?內德心性的提升跟修煉。所以你們今天想要朝向聖人之道,就要學習透過省禱聖道的修煉,注重內徳心性的提升,不注重外在的物慾、物質之享受,明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