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儒慈語─經典語錄 《道德經》(51) 〈復命章第十六〉(一)

元二○○九年九月二日
台中儒光總部省禱室

《原文》

致虛極,守靜篤,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。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,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沒身不殆。

《心儒慈語》

  老子在這章講述「致虛」和「守靜」的功效。能明察事理,洞知萬物變化的常規,就能夠了解宇宙造化循續的真諦,就能夠得到自然之妙趣,然後與「道」同體,恢復我們本來的真面目;就像孔子在《大學》講的「明明德」了,就是明白我們光明德性的作用,也就是佛家講的「明心見性」了。所以這一章老子講述一個很重要的重點,只要明心見性了,就可跟這股造化天地的力量(老子稱之為「道」)契合在一起。

我們看內文:致虛極,守靜篤,萬物並作,吾以觀其復。夫物芸芸,各歸其根。歸根曰靜,靜曰復命,復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王,王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沒身不殆。

  致虛極」「」就是了解、研究、推究;研究到一個非常極致的地方,也就是說徹悟到這個真理非常極致的一個地方。「」就是真空無相之境,「」就是「」到一個致虛,就是已經沒有辦法再達到一個最高的「」了,就叫做「」。

 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,我們的心中去除掉私慾、人心、我執的作用,一塵不染,萬緣皆空,就可以達到我們本來真面目的狀態,那要怎麼做呢?這「致虛極」意思是要我們消除心智的作用,這裡所謂「消除心智的作用」,並不是叫我們腦袋空空如也,都不用腦袋,不是這樣子的。

  所謂心智,是指人的自我意識、識神的作用;我們看待任何的事情,一定會加入自我的主觀,是對、是錯、是善、是惡、是討厭、是喜歡…,一定都會加入這樣子的觀念,這樣是不對的,所以我們的心要突破這些觀念,要去除掉這些心智、成見、框框的囿見,當去除掉、消除掉這樣框框、心智作用的時候,把私慾、人心、我相去除的時候,自然就可以讓你的心一塵不染。

  什麼叫一塵不染?不染濁於外在境界之產生。就像我們時常講的「八風」,外在的八風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的境界產生之後,你的心隨這些產生的境界而轉,生起各種煩惱、執著、痛苦、貪嗔痴之心念,然後就染著了。而是能夠不被這些塵染,去除人的慾念、煩惱、執著、妄念,讓我們的心不落入這個對待當中,以達本來的真面目;但是要切記強調的一個重點

 ,不是死守腦袋空空如也、沒有半點念頭,不是這樣子的喔!我一直強調這樣又執著空了,而是我們的心還是有思考作用,還是會有這一些的思想、思考,但是我們在思考很多事情上面,不落入自己的什麼?分別、對待、框框、執著當中,明白嗎?

  「守靜篤」意思就是說,當你達到這樣子狀態的時候,你的心能夠安住在清靜、虛無的狀態當中,寂然不動,常清常靜。什麼叫寂然不動,常清常靜?這句話「守靜篤」的「」,是專一不二,保守住;「」是寂寞不動,因為心體本不動,所以叫做「」;「」就是力不倦怠,就是一直不倦怠,一直守在這個地方。

  這裡是講當你「致虛極」的時候,能消除內在心、外在物慾的干擾,以及八風的影響而產生的這些人心、我相、執著的作用,讓你的心安住在不分別、不對待、沒有貪嗔痴當中的時候,你就能夠清靜自在;然後這股力量能夠一直運作著、運作著,不讓我們的心一直落入在分別、對待當中,所以你就能夠「守靜篤」。

  而這個「」,真正的清靜並不是我的心中沒有半點念頭、沒有半點思想,這樣子又會落入空了。真正的清靜是什麼?我們的心不落入分別、對待、我相、我執的人心、囿見當中,不被這些綁住你的心;於內在,你能夠做你自己的主人,時時刻刻心不落入這分別、對待,你就是清靜了。不是說我逃避世間的一切,到深山谷洞去,就叫做清靜,各位!那是執空的,自古有多少修煉者,他們逃避一切,到深山谷洞去,結果他們成就了嗎?他們解脫了嗎?並沒有!

  可是你們想想看,老子、孔子、釋迦牟尼佛,還有回教教主、耶穌聖人,並沒有逃避一切,到深山谷洞去,祂們沒有,可是為什麼祂們還是一樣成就聖人?其實這些古之聖哲,祂們並沒有要我們逃避世間的一切,到深山谷洞去修煉,如果你逃避一切,到深山谷洞去修煉,離群索居,甚至你離開自己的教團、離開這個世間去修煉,可是你的心沒有去除掉人心、我相、執著這些心念,你還是沒有辦法解脫生死的。

  所以我們不主張避世修煉,我們主張是在這個世間行道、修道,然後在這個世間,透過我們真正的內在修為,藉由一切外在世間的境界產生,以及在你每天的人生生活當中,在你家庭生活當中,在你上班的事業當中,在你人世間的一切的環境當中,藉這些環境的境界來煉我們的心,讓我們的心不落入執著、分別、對待、框框的心念當中,就是這個樣子。(下期續載)